《黎族织锦》研学课程教案
指导单位:珠三角研学产业发展研究所
编辑单位:衢州莲合研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年龄段:10——12岁 |
负责老师:X老师 |
一、课前准备:(1分钟)地点:暂定 | ||
大家好,我是本次研学的指导师,X老师,欢迎大家来体验《黎族织锦》研学课程。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极具海南岛特色,纺纱、织布原料取自海南特有的吉贝棉,天然染料源自热带雨林的植被资源。“一幅黎锦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黎族妇女,从捻一根线开始纺出灿若云霞的黎锦,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期许都编织进丰富变化的几何图样里,穿戴在日常生活中。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织锦的繁华中。 | ||
二、关于黎族织锦(14分钟)地点:暂定 | ||
活动目标: | 了解黎族织锦的起源、原料、工艺、色彩、应用、价值,黎族织锦的图腾、意义 | |
活动准备: | PPT | |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组照片:
这里展示的是部分黎族织锦的图案。海南黎族织锦简称“黎锦”,是黎族纺、织、染、绣工艺的统称,主要以海岛棉、木棉、麻等为原料,经织染织绣而成,色彩绚丽,图案精美,有"黎锦光辉若云"之誉。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根据考古材料,早在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黎族先民就曾定居于此。黎族是中国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民族之一,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在所有有关黎族的历史画面中,记录者都格外关注的一种场景,便是纺轮纺纱,踞腰纺织的黎族妇女,而有关这种特有的纺织工艺,也已经在黎族存续了数千年。
从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种棉花、纺线、织布、染色、织黎锦,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沉淀,偏居于南疆海岛的黎族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造就了被称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的海南黎族织锦。 而黎族织锦本身,也确实经得起此美誉,因为被尊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正是在宋末元初避难崖州时,习得了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而后将其传播到内地,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远古时期,黎族的先民所用的衣着和布料,主要有树皮布、麻布和棉。这三种布料在黎族地区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树皮布由于先天的自然条件所限,其制作工艺从古到今都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操作方法,并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活化石”。海岛棉、木棉、麻类等,黎族妇女能够染色彩、纺成纱、织成布、坚久又耐用。因此,棉布和麻布的工艺制作在黎族地区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树皮布料是黎族服饰面料的始祖。原始先民很早就懂得了利用兽皮、树皮、树枝、树叶、花草等,以串、挂、拴等形式披在自己的身上,以遮身蔽体,挡风避雨,御寒过冬等,后来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又逐渐懂得了利用树皮的纤维制作成衣、被,由此产生了树皮布料,这就是黎族人最早的布料——树皮布。 黎锦工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纺纱,即把棉花脱子、抽纱,把纱绕成锭。染色,黎族传统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织布,用踞织腰机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刺绣,黎族的传统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绣法和面料分为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刺绣工艺精湛,图案朴实自然,富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黎锦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富有民族装饰特色。黎族崇尚黑色,黑色象征庄重和吉祥,大部分织锦以黑色线为底径;红、黄等暖色代表热情、活力,年轻妇女的筒裙以红色为主体纹饰;蓝、白、青常搭配使用,多见于老年女性的头巾、服饰,沉稳庄重。黎锦的图案有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是黎族人民对生活经验、山川万物的艺术表达。
黎锦用于黎族服饰,包括筒裙、头巾、上衣、裤料、腰带、披肩、鞋帽、挂包、包带等,也用于床单、被单等。其中,龙被,也称崖州被、大被,为历代之贡,体现了黎锦工艺的精湛水平。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清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质地为棉,底布为藏青色,整幅龙被构图饱满,色彩绚丽,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和谐地用天蓝色和橙色交叉织绣,异彩纷呈。
黎锦是黎族人民工艺创造的体现,也反映了黎族先辈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历程,是描绘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画卷。 历史价值:存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通过对黎族纺织工具和工艺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纺织史。 文化价值:因为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黎锦图案是各方言的标志符号,这些原始的文化符号,记录了黎族各方言区的饿文化原生态,表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一首歌。从某种意思上来说,是浓缩了黎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史书。 科学价值:“黎锦光辉艳若云”。存续三千年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织绣黎锦具有一套科学的工艺技术,黎锦的纺、染、织、锈工艺,是科学技术价值的体现。黎锦涵盖了历史、科技、艺术、民俗、地理、气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诸多综合信息。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远在春秋时期就负有盛名,对中国的纺织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黎锦纺织工具和纺织工艺的研究,可以获得巨大的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黎族妇女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创造了人形纹、自然界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生活纹、文字纹等。龙被是黎锦中文化品位最高,艺术价值最高的织锦工艺美术品。 收藏价值: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它特有的投资与收藏,升值与欣赏功能,尤其是黎锦的极品-龙被,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更为收藏家所青睐。 经济价值:黎锦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创新黎锦,成就其独特之美。对黎锦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已风生水起,黎锦精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并收到一定的经济效应。 黎族图案: 黎族的织锦图案体现了黎族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是其艺术积累的载体之一。织锦主要反映了黎族的生产与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美好的事物等。动物、自然景物和在人们心目中较为定型化的物象始终是黎族妇女织锦图案的主题,由此形成了黎锦图案的艺术特点。 黎族织锦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织锦图案,以人形纹和动物纹为主,以花草树木纹和其他几何纹为辅;另一类是龙被、壁挂、被单、挂包等上面的图案,以人形纹、青蛙纹、龙纹和凰纹为主,以花卉纹为辅。黎族各方言区妇女的黎锦图案都有差异。
美孚方言织锦图案主要集中反映在妇女的筒裙上,整条筒裙以饼染图案为主,也有彩色曲线花纹和汉字花纹,图案多以人、鹿、鸟、花卉为主。絣染的图案因浸染而相互渗透,颜色深浅不一,且带有无等级的色晕,色彩斑斓。鹿纹图在筒裙上最为常见,因为鹿被视为吉祥物,在黎族的神话传说中鹿是善良、美好的象征。
哈方言织锦图案多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以植物和其他纹样为辅,特点是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婚礼图是三亚、陵水一带妇女织造的最典型的人形纹图案,真实、生动地把黎族婚嫁礼仪中的迎亲、送亲以及送彩礼和拜堂等场面织绣在筒裙上,形成了精美的黎族婚俗图案。
杞方言织锦图案侧重于描绘人的形态以及舞蹈、生产劳动等场面,以此表示平安和人丁兴旺。由于简裙的花纹图案比较多且较复杂,有些简裙为了突出主要花纹,会沿织边补充刺绣上亮度较好的色线,称为“牵”。杞方言织锦图案中的狩猎纹主要反映黎人集体打猎归来的喜悦场面,体现了黎族猎人的机智、勇敢。
润方言织锦图案除了丰富多彩的花纹图案外,最普遍的服饰图案是以白布做底,然后绣上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的垂直线,其结构生动活泼,想象力丰富,追求情韵而不只是形的酷似,色调强烈,对比鲜明,线条清晰,图案以人形纹、龙纹为主,以动物纹、植物纹为辅。龙纹在润方言妇女的上衣图案中最为普遍,因为在黎族民间传颂着龙的传说,龙下雨,对百姓种植山栏稻会有好处。山栏稻是黎族采用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的一种旱稻。
赛方言织锦图案多在裙身和裙尾部位绣有人形纹、青蛙纹。除了织物有自己特色的花纹图案外,还嵌入云母片、蚌壳、羽毛,以示平安、吉祥。在有些地方,整条筒裙织有米粒纹、藤子纹、波浪纹等。青蛙纹在赛方言筒裙上较为普遍,因为在黎族人民的传统观念中,青蛙表示母爱,还可以避疫。
| ||
三、织锦的“织”(15分钟)地点:暂定 | ||
活动目标: | 学习织机的构成、原理;黎族织锦的“单面织技艺”织法 | |
活动准备: | PPT | |
织机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主要常用的织机为踞腰织机。织者双足踩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用打纬刀把纱线打紧。织物上的花纹与图案来自于了然于心又切合习俗规矩的腹稿,其工艺精美绝伦,是现代机器无可替代的技术。 这种织机,因没有机架,也便于随身带用,但操作者都要坐在地上或者坐在草席上织造,所以,人们称它叫做“踞腰织机”。 它主要由藤腰带,腰力棍,纬刀(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线梳等器械组成。黎族妇女在织布时,首先要穿着藤腰带,就席地坐着,用双手安排各部位的工具,然后第一的动作是用双脚踩着织机经线的木棍,习惯上称之为“席地织布”。织布时,主要精力在于挑花,其动作有时正在用纬刀(木刀)穿线打纬,有时细心地用嘴唇把断纱根湿接线或是接好后再织,有时正在理顺经纱、准备将纬纱穿入,有时先用右手披着打纬的木刀,然后双手把纬纱打紧,有时按织物的强力交替。这样经线不断的沉浮,一纱一线的集中精力的织造着,黎族妇女不是按照在纸上的图案设计来织黎锦,而是按照自己平时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脑海中所记忆的图案,用不同的色彩把纬线一支支的织入,就可以织出美丽的花纹图案。
1) 穿经方法:先将经线分成单双数,由分经棍隔开;然后将单数经穿入综片内,双数经不穿,如图2(a)所示。 2) 经线位置:织造时,单数经线沉在分经棍下方,双数经线浮在分经棍上方,即形成自然梭口,如图2(a)所示。 3) 起综原理和方法: ①提起综杆,将单数经从下方提至上方,开口打纬,织入第一梭纬线,形成第一次交织梭口,如图2(b)所示。 ②提起分经棍,其综片靠自身重力下沉平综,然后移动分经棍并将它抬起,使双数经线提升,即为自然梭口;开口打纬,织入第二梭纬线,形成第二次交织梭口,如图2(c)所示。 ③放下分经棍,移至经线方向,平综,恢复经线位置。 ④再提起综杆,单数经从下方提至上方,开口打纬,织入第三梭纬线,与第一梭重复。 如此不断循环交替织造。 黎锦单面织技艺(8分30秒) | ||
四、黎族织锦单面织技艺(58分钟)地点:暂定 | ||
活动目标: | 体验单面织技艺 | |
活动准备: | 踞腰织机、棉线 | |
在了解了黎锦的单面织技艺,同学们想不想上手试一试?接下来我们会在黎锦非遗传承老师的指导下,尝试黎锦单面织技艺。
| ||
五、收获与分享(2分钟) | ||
同学们今天体验了黎族织锦的单面织技艺,有同学和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经验或者感想吗? 说的都不错,今天的家庭任务是为黎锦的单面织技艺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流程图哦! | ||
六、结束语 | ||
今天的研学课程到这里就结束啦!非常感谢同学们陪老师度过的愉快时光,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 ||
七、课程反思 | ||
点击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