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教育 家校共育 感统教育 疑似自闭 正文

孩子为什么不能被确诊为“疑似自闭症”?

来源:互联网 查看: 时间:03-28 02:43

很多家长可能即使拿到的医生诊断是疑似自闭症,但是仍然放心不下,因为孩子确实存在客观的能力问题以及行为问题。但是孩子却不能被确诊是否就是自闭症,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为什么不能被确诊为“疑似自闭症”?


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疑似自闭症。

所谓“疑似”,意思就是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跟自闭症的表现很相似,或者某些表现是一样的,但是却又不满足自闭症的典型表现。

比如孩子不说话,尽管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语言障碍,但是大家别忘了,语言发育迟缓也是有语言能力落后的核心表现。

发育迟缓不一定是自闭症,但是自闭症一定伴随某些能力上的迟缓。

而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虽然是社交能力障碍的表现,但是也有另一种原因,就是孩子本身性格问题。

自闭症的判断标准,是孩子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一般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孩子,几乎是会被判断为自闭症的,但是如果只满足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是不能被判断为自闭症的。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被诊断为“疑似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一般3岁以内的孩子,医院不给予自闭症的确诊的。即便是孩子的行为表现已经跟自闭症表现高度重合,但是医院更多还是会诊断为疑似自闭症或者发育迟缓。

因为孩子年龄过小,可塑性更高,有的孩子开门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等能力发展,逐渐会追上来。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更多的会被判断为“疑似自闭症”。

那么疑似就不需要干预/训练了吗?

不是的。决定孩子要不要干预/训练的因素不是孩子是否有自闭症,而是孩子是否有能力落后。

在这个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讲究培优的时代,发现孩子有某些能力的不足,家长就更应该及时重视,并且积极行动,给孩子做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我们才能帮孩子更快地追上同龄人,并且帮助他后续能力更好的发展。

所以当家长得到孩子“疑似自闭症”的诊断时,不要过于惊慌,但也要足够重视,理性对待。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儒师道•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