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破解钱学森之问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是与我们失之交臂,全球虽有8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追溯起来与我国的教育没有关系。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我们在缅怀和追思钱老时更应该努力破解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告慰钱老的在天之灵。最近,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悄然实施,说明我们国家在积极地寻找途径解决一问题。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是畸形,底气不足,可持续发展本身存在问题,那么该计划的实施就意味着瘸腿里面选将军。笔者认为,应从人发展的角度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使其符合人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不会出现将本来应培养成乔木的,结果只培养成灌木,本来应培养成灌木的,结果培养成小草。
纵观古今中外,在各行各业中凡取得成功的人士都具有积极思考和善于感悟的特点,换言之,一方面,他们都能沉浸在工作状态之中享受着工作本身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他们都构建了健康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1]支撑其充分发挥人性的力量。而这些恰恰是在基础教育中逐渐培养形成的。我国的基础教育不是培养这些,而是使学生远离这些,使其学习过程充满过多的功利。这是我们学校培养出大师的根本原因所在。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什么基调改革才是真正地改革呢?弄不好会影响几代人的发展,我们研究认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围绕教育之根——即引导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进行。这种改革并不是将原有的教育推翻,而是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教育教学及其配套措施中关注的重心转换为: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表现在表面的活跃上,而是体现在其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上。我们可以根据思维完形[2]学习理论来判断学生是否做到充分动脑;可以根据学生从所学知识中领悟出的意识观念的情况来判断其是否充分感悟。
传统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老师教学的内容,传统教育也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的。虽然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原来的一维。当教育围绕引导学生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时,课堂教学目标就变为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将三维目标融入其中,化于无形。此时,知识和技能就不在是老师教学的内容,而成为老师引导学生进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的工具,不同学科知识、同一学科不同内容就相当于使用的工具不同,但目标都让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这样,学科间就自然而然地相互融合,都围绕一个目标服务,学科间不在各自为战。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多情况下不是使用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发挥这些知识和技能刺激下充分动脑所养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培养出思维能力等和充分感悟所形成的意识观念和感悟能力。表面上看,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似乎让学生远离了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培养时,他们不是简单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感受到这些知识和技能不是自己学来的,而是自己创立的,使其产生自我创新的感觉,激发其创新意识,感悟出学习的真谛,所谓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引进他人智慧条件下的特殊的自我创新过程。
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围绕教育之根进行?
第一,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需要。老师讲的同一句话,不同听了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不同,因为不同学生思考的力度不同,思维恢复的程度不同。笔者根据学生思维恢复程度将学生的学习分成三种状态:第一级状态是接受性学习——处于这一状态的学生听课时往往满足于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将老师讲的结论记住,题目会做,考试能得分,在听课时思考的力度比较小,听课效果比较差。第二级状态是自我创新式学习,处于这一级状态的学生能够将听到的结论转化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本来这个结论是学生听到的,当学生在听到这个结论时能够产生相应的思维过程。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这个结论对于学生而言,是从无到有的,又是自己得出的,因此,我们将这种学习称为创新,这个结论对学生来说是新的,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早已拥有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在这种创新前面加上“自我”两个字。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创新就属于社会创新,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呼唤着创新人才,如果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创新,那么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难拥有社会创新。
一般学生与优秀学生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般学生满足于听到结论、记住结论、题目会做,优秀学生满足将听到的结论转化为自己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优秀学生对听到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构建了自己的过程,而一般学生没有做到这些。得出结论与听到结论是两种学习境界,反映出两种学习观念、学习意识。
第三级状态是超越式学习。这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当然,听课效果也是最好的。如果学生能够达到第二级,那么他偶尔也会达到第三级。我们知道课堂上有接话茬的现象,就是学生把老师要讲的话给讲出来了。学生接老师的话茬,反过来说,老师所讲的话正是学生所想到的。接话茬这一现象,说明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他的思路可以超前老师。不是老师讲,他听,而是老师讲的都是他想到内容的一部分,老师成为学生的代言人了。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学生去接话茬,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处于这种状态去听课。
学生只有处于第二、三两种状态,我们才能说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领进门的标志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现实中,我们老师的许多做法是在将学生赶回第一状态。年级越高处于第一状态的学生越多。有人说,因为有高考,要升学率。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培养,那么拥有高分就是必然的事。有人说,是考试淘汰学生,是考试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实际上,淘汰学生的不是考试,而是他们的学习观念、学习意识,考试只不过将它反映出来而已。不考试这种差异也是存在的。学生只有处于第二、三两种状态,才能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学习,不学习反而会感到空虚。
第二,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是学生形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两股力量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育似乎每位老师都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学生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培养,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得到发展,而是变得没兴趣。原因在于我们许多老师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兴趣。把迎合学生、制造新颖独特的情境来带动称为兴趣,这是对兴趣的亵渎。
学生在天然状态下,是很难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的。这需要发挥教育的功能,需要激发出两股力量,才能使学生达到“我要学”的状态。这两股力量是:其一是由深层次兴趣激发的力量。我们知道,一个学生经苦思冥想,将难题做出来,会一拍桌子,说一句真爽,那种快乐劲,并不是外界的表扬、奖励所能代替的,这时候的内心体验所激发出的兴趣就是高层次兴趣。但现实中更多的学生遇到难题知难而退,不去钻研。笔者研究认为,学生的内心体验来自于充分动脑。没有充分动脑,学生的内心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收获感、满足感,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有的老师认为,只有难题才能引导学生充分动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实中,许多同学拿来简单题想也不用想就将题目做出来了,象这样将题目做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纸张。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熟能生巧,这种巧只是手巧,大脑会变得更笨。笔者研究认为,做简单题时注重思考过程,更要注重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就一道题目而言,注重思考过程,就是要确保表现在该题方面的思维达到完形的水平,没有丝毫的拿来成分;注重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就是对自己思考本身进行思考。比如拿来一题目,一下子想出某种方法将之做出来。此时,就要思考拿来该题目,应该怎么想才能顺利地想出该方法,这样就可以找到思考本身所遵循的规律,下次拿来难题时就知道如何去思考。让学生学习知识也好、做题也好,实质上就是利用这些知识、题目让学生去充分动脑的,我们不要担心学生这样做了会学不好。只要学生做到充分动脑,他们对知识、题目掌握的水平会远高于我们的期望,会感受这些知识、题目不是自己学来的,而是自己创立的。在他们内心深处会有鲜明的收获感,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从而发自内心地想学习。
也许有人要问,把充分动脑看得如此重要,为什么没有提及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 、思维力、想像力等各种智力因素呢?实际上,哪一种智力因素都是通过动脑培养的,它们都是动脑的具体表现形式。笔者将各种智力因素都统一到充分动脑的门下。其二是构建的健康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所激发出的人性力量。大家都知道,不倒翁,无论你怎么放置它,它最终都要回到原来的状态上,使它回到原来状态的力量就是重力。学生处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也需要有一种定力,一种持续性力量来支撑他们去学习、愿意学习。学生压根就不愿意学习,心不在学习上,也就更谈不上充分动脑,当然,每位学生都想好,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本身就是教育造成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去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要比智力因素大。不少学生非常聪明但没有成才,原因就在于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 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等,每一种非智力因素上升到一定高度都将表现为一定的意识观念。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的意识观念支配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相应的成分。有什么样的意识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发生。当然,要区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各种智力因素是毛,充分动脑就是它们的皮;各非智力因素是毛,体内文化意识系统就是它们的皮。只有感悟才能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这两张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因为充分感悟是在充分动脑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学生只有充分感悟,才能从学习、从事件中领悟出相应的意识观念,否则,他们就不可能构建自己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
这两种力量驱动的原理不同,第一力量,是兴趣,而且是高层次兴趣所激发的力量;第二种力量是责任感所激发的人性的力量。两种力量缺一不可。在这两力量的支撑下,学生定会处于我要学的状态中。严格地说,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这两种力量都没有形成。他们都处于“要他学”的状态上。靠的是老师、家长的驱动和社会竞争的现实。这是我们老师累的根源所在,也是素质教育推行不下去的问题所在(需要看、盯,没有时间看就用大量作业逼着学生做)。在思维完形教育下,课堂教学目标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即让学生做充分动脑、充分感悟,立足于使学生形成这两种力量,也就是说,思维完形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教学。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下所追求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完形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结果,解决了素质教育的微观操作问题。
第三,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就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人是因为动脑而聪明,而不是因为聪明才动脑的,这是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决定的。当教育围绕让学生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时,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开发学生的悟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这样,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同于智力开发过程,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意识、悟性配套发展,甚至有的学生的悟性开发、意识形成超前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后者必将成为未来的大师,未来的杰出人才。
当我们确立基础教育围绕教育之根进行改革之后,相应的配套改革都很容易进行。笔者从微观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临床研究,历时十余年,形成思维完形学习理论,通过研究学生怎么学,进而研究老师怎么教、教材怎么改、考试怎么改等一系列问题,又陆续形成思维完形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思维完形教材编写理论、思维完形考试理论、思维完形班级组织教学理论、思维完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好了”的标准等及思想、理论、操作于一体,因此,提出了思维完形教育。笔者所有研究都是围绕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怎么学才叫真正地培养自己等问题去研究的。笔者的追求是:让老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轻松,但成绩都非常优秀。现实中不少教师以有高考指挥棒、升学率等为借口,喊着轰轰烈的素质教育,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进甚微,三令五申的减负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与其让老师们因为高考而不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如针对高考内容进行改革,将学生的主体性作为高考评价的核心内容。由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同样将题目做对,动脑层次和感悟程度不达到一定高度就不可能产生那个高度上的认识和见解。这就是说,通过题目可以将学生的动脑情况和感悟情况进行量化。这样,通过高考的改革“逼迫”老师去研究教学,进行专业化发展,去立足于学生学的角度去教学,让减负成为教育本身的需求,否则,他的学生就很难通过这样的高考。
笔者的许多研究都可以追溯到自己的学生时代,跟踪研究了许多案例,并对近十几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高考状元、社会上的一些成功人士等人的成长过程做过研究,希望将他们成功的核心成分转化为教育的过程。同时,研究一些出类拔萃教师的教学过程,探索其中可传播的东西,旨在追求教师个体的成功转化为教师群体的成功。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进行争论中,笔者在思考如何让教育这棵树不断长大,而不是拔掉原来的那棵教育老树,再栽一棵新的。什么是教育之根,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教育之根本,有时会误将树叶作为树的根本,甚至死抓一把落叶不放手,认为那才是教育,而实际上树才是根本,是树在不断地长大,树叶虽有长大的过程,但它们总是要一年一度地被 “新陈代谢”掉的。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围绕教育之根进行改革,势必造成怎么改都是正确的,而怎么改又都不能实现预期效果这样的局面,间接地阻碍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更谈不上对大师级人才的培养。
注释:
[1]体内文化意识系统:人具有双重属性即生物性和社会性,就意味着人具有双重角色即生物人和社会人。生物人的生命靠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八大系统来支撑的,并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生物人的成长是本能的、自动的。而社会人也同样需要一个支撑体系即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所谓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是指支撑人社会性存在的,由存在内在统一性的一系列意识、观点组成,彼此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体系。我们常说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人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的内涵的表述。
[2]思维完形:将知识的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上的思维是严谨的、呈连续状态称为完形。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是以离散的点进行传播的,存在思维丢失,将彼此孤立、缺乏“活性”的思维的点创造性地发展成为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状态即呈连续状态的过程,称为思维完形。也就是说,学习者学习知识时使自己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由离散状态,经过创造性地恢复和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状态即连续状态的过程,就叫做思维完形。
注:(1)目前,笔者已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分别针对老师、家长、学生的一系列专题讲座。针对老师的专题讲座是“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8小时,并可以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具体指导;针对家长的讲座是“家庭教育基本理念及其操作”,3小时;针对学生的系列培训是:思维完形学习法讲座(主要涉及如何悟透每堂课内容——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如何悟透所做的题目;如何将课本读活等,10小时)
(2)文中涉及的理论及操作内容是《思维完形教育——做对教育结果负责的教育》一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