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式增长的“研学游”背后,我们该关注什么
“研学游”既迎合了暑期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需求,又弥补了传统旅游产品的业务下滑局面。
在暑期亲子游订单中,研学类产品订单占比近七成。
一起来看看“研学游”是如何成为暑期家庭出游的首选产品的~
01 目的范围划分明确 龙江推出“五色”研学主题
开学孩子就要上小学5年级了,之所以选择去厦门的‘研学游’旅行团。不只是让孩子单单游玩,还要让他实践和思考——回来制作手抄报,完成研学作业。
最开始,研学是指以学校为组织主体、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学期内、无家长陪伴完成的校外实践活动。
以往研学是以有资质的研学营地为中心,覆盖周边一定出行范围内的多个研学基地,通过设置不同的主题课程完成实践活动。
同时,研学对教育目的、范围有明确划分,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
不过,学期内的传统研学教育活动,如今已无法满足假期家庭出游需求。
于是,研学的范围正从以往的由学校组织拓展到校外以家庭为单位,具备亲子旅游与学习实践的“研学游”,逐渐成为爆款。
02 市场“爆发”背后 着手细分国内市场
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3亿,占17.95%,较10年前上升了1.35%。
增长的适龄青少年人口给“研学游”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疫情防控对旅游行业产生巨大冲击,强烈依赖旅行机构的出国游基本停滞,很多旅行社在细分国内游市场后,纷纷推出“研学游”线路产品。
看了几个‘研学游’产品,感觉这个内容挺丰富的,特别是动手的环节,想让孩子多参与。
03 家长青睐“研学游” 希望提高孩子多种能力
研学市场如火如荼,但不少适龄学生家长并不了解。
2020年,一份哈市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家庭中,
•有41.4%表示从未参加过研学活动;
•表示了解过“研学游”比例36.9%;
•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以及参加过夏令营或冬令营等类似活动的家庭,占比均为10.8%。
被调查对象中,认为研学活动适合的时间为:
•3天至5天的居多,占58.6%;
•觉得2天至3天较为适宜的占28.8%;
•认可两周以上活动时间的占8.1%;
•认为一天时间为宜的为4.5%。
在希望孩子能力提高方面,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
•独立自主、
•磨炼意志、
•团队意识、
•社交能力、
•习惯养成。
在研学主题设置方面,最受青睐前5位的分别为:
•人文历史类、
•自然环境类、
•科技探索类、
•传统文化类、
•综合实践类。
如何在众多的“研学游”产品中进行选择?
目前旅行社的“研学游”产品仍以参观、游览居多,游玩仍是主要内容。
而研学机构推出的夏令营等“研学游”产品,则更多注重对孩子能力培养,相对更符合研学的目的。
虽然是假期,但研学机构产品大多坚持正常的研学实践教育内容。
并且,不同营地或基地的实践教育主题也不一样,一般根据场域资源,围绕历史背景、自然资源、可挖掘文化资源展开课程设置,形成课程体系。
课程有抗联历史学习、国防教育等‘红色’主题。
当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有让孩子们体验森林工业、生物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实践教育活动由孩子独立完成,孩子每天的行为会形成日志,最终会给家长提供一份孩子行为总结报告。”
04 首批研学专业高校生 2023年将进入行业
业内估算,研学市场具有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如何利用地缘资源讲好故事,吸引更多本地学生甚至是外地学生参与研学活动?
如何做好本地文创产品,形成地域文化输出与推广?
也是一些研学教育机构开始思考的问题了。
“研学内容仍需细化”则是业内的共识。
在南方,研学内容已经细化到长城、长征、丝绸之路、大漠星空、航天科技、其他科普等不同主题。
甚至根据年代、地域划分进行二次开发,围绕不同元素开发研学主题。
学期内研学计划明确、假期“研学游”市场爆发,纵向继续开发、深挖研学主题外,也急需更多的相关人才。
如今在省内,一些高校已经准备或开始开设研学相关专业。
在校期间,他们将学习研学课程设计研发、研学活动实操、研学旅行中的安全管理与保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等课程,2023年毕业。
研学行业是新兴行业,特别是针对学期内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校与具有行业品牌资质的研学机构对接,为同学们搭建了与未来岗位对接的真实模拟平台,使其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前景广阔、需求巨大的研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