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该如何与研学相结合?
从古至今,我们讨论“孝”总能细水长谈,而中国人对孝的重视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作为子女受惠于所生所育的父母,这是我国汉文化价值观的公理性基础,可以说是与西方最大的不同。然而亲子可以说是我国孝文化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关系,我们总是会讨论如何真正地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无私的爱,我们更倾向于为了报达父母的恩德这一种孝文化。
在现实中,面对生命的同等性时,孩子的生命价值受到某种程度的忽视时,我们逐渐意识到父母与孩子的生命同样需要被尊重,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人们对其更加重视起来,从而想方设法找到能够应对亲子矛盾的方式方法。因此,事实证明亲子游是可以推动亲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亲子游的活动也渐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得到大众的欢迎。那么观望现实,我们也不难发现亲子游的活动逐渐向研学转变,亲子研学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从市场的角度观察,大众度假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家庭亲子结伴旅游的方式逐渐常态化。根据驴妈妈正式发布《2019亲子游白皮书》中数据显示,2019年底亲子旅游收入预估突破600亿,增幅为20%左右。预计2020年,亲子游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结果显示,伴随着教育与旅游政策的频发、二胎政策的开放、旅游消费的升级等,亲子游的规模变得庞大了起来,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趋于稳定。
同时,亲子游的市场主流趋向于“亲子+教育+旅行”的发展模式;亲子游在用户方面,需求呈现多元,市场细分程度加深,为了满足庞大的旅游消费阶层,亲子游产品逐渐升级,分龄产品进一步细化;亲子游的运营模式多元,产业链也再次升级;异业融合,亲子文旅消费生态圈渐成。
在观察亲子游用户时,小编发现亲子游产品需求由观光游向休闲体验转变。在亲子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游玩内容由传统游乐园向偏教育类产品发展,6-12岁孩童群体为亲子游最重要参与者,亲子游产品由“2大1小”向“2大2小”甚至“2大N小”转型升级。
总之,亲子游的发展方向开始有所改变,种种迹象表明亲子游的发展是倾向于亲子研学,那么亲子游又该如何更好的与研学结合发展呢?我们不妨在亲子农场的案例中一探究竟,寻找秘诀。
首先,亲子农场的打造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硬件,要满足举办室内外活动的要求和体现对儿童的关怀;一个运营良好的农场,一般由入口、主场馆(温室)、附属建筑、景观道路及游乐场地构成。几个要素需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加以考量。
其次,亲子农场的打造还需要设置研学课程,也就是软件,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幻和农作物的习性不断变换课程,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根据节气不断变换,场景非常关键。比如3月,可以结合农耕,制定春种课程,9月则可以制定收获主题课程;在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也可以开发出相应的课程。此外,对学校渠道的开发和儿童、家长的招募,如何最快速、最大化的招到人气,也是考验运营团队软件能力的关键。
最后,有人认为对农场经营方而言,如何将儿童农业见学寓教于乐,形成良性的持续的到访,增加家庭的黏性,拉动农场相关产品的消费,或是未来中国新农场产业运营决胜的关键。
未来,亲子研学的发展是可观的,目前我们还需要把握好亲子研学产品的打造,从而满足市场需要,建立口碑。亲子游的活动向亲子研学转变,会是一次亲子沟通方式的升华,也是一次亲子互相学习的机会,亲子的生命价值在平等中获得同样的尊重。如此,亲子研学将从人们的视线里汇入人心,父母和孩子会从亲子研学的活动收益,亲子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或许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