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教育 研学旅行 亲子研学 正文

《说绵阳 道绵州》亲子研学系列课程(一)|走进马家巷

来源:互联网 查看: 时间:11-18 17:29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越王楼歌》唐·杜甫

不负盛景在研学 绵州记忆话乡情


莫负韶光研学去 乡音乡情话绵州



最好的知识永远在路上,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火炬实验小学根据1-6年级学生特点,开发了以乡土文化为背景的《说绵阳 道绵州》亲子研学系列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涵盖:历史人文、风景山水、巷道文化、美食美味四大版块,以“走、画、演、讲、写”等不同形式再现绵阳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在千年的穿越中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故土情结,更成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纽带。


绵阳因地处绵山之南,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命名为绵阳。在22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土地上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不仅有诸多文人墨客之足迹或名篇佳作传世,还有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亦有见证岁月变迁的古朴巷道,更有自成一派的小吃美食……这一切的一切汇聚成了绵州文化的乡音乡情。

走进马家巷

image.png

如果说干道是一个城市的“主动脉”,那么延伸至四面八方的小巷子便算得上是城市的“小血管”,看似不怎么起眼,却必不可少。巷子收藏着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最朴实的市民味道。3月14日,火炬实小慧园4.8班以“马家巷”为主题,带领全体师生领略了最地道的绵阳巷道文化。

亲子研学·最温情的巷道解密



假期我们的亲子研学课程是绵阳巷道文化,你们都打卡了哪些巷道?


“假期,我打卡了米市街!"

“假期我打卡了网红巷道:卫生巷和涪卫巷!”

情景表演·最生动的巷道演绎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绵阳著名的美食街——马家巷。从警钟街进入马家巷,左侧墙面上有“明朝成化初,时任绵州刺史宁鸿扩建绵州城,马家巷长263米、宽3米,以原马家公馆而得名”等文字,说出马家巷起源于明代。走在马家巷,吴朝品、文启、宋哲元等历史人物的简介,让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巷,多了几分文化的气息。”

/ 走进马家巷

美食介绍·最俱全的舌尖体验


本次马家巷简介,慧园4.8班采用真实的情景再现,让美食群纷纷亮相舞台——绵阳米粉、春卷、天蚕土豆摊、凉面……从巷口走到巷尾,酸辣粉、烤榴莲、卤鸡翅、烤脑花、一百多道小吃四溢飘香,缓缓打开对于绵阳的文化记忆。


老巷道让古韵穿梭千年,追忆更美,更绵长……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师汇通•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