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教育 研学旅行 亲子研学 正文

疫情常态下,“亲子研学”如何大放异彩?

来源:互联网 查看: 时间:11-18 17:22

疫情下,由于安全考虑和政策限制,中小学校不便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而利用暑假提升素养的需求一直存在,许多由家长、机构组织的亲子研学活动在今年暑假蔚然成风,在各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亲子研学算不算研学旅行





“亲子研学”概念曾广受诟病,亲子研学活动到底算不算研学旅行一直饱受争议,而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旅游局等10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中提出:


“家庭亲子研学旅行的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家庭旅行多样性、灵活性、简易性等特点,大力鼓励和引导各中小学生家庭,利用寒暑假期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孩子外出研学旅行。”


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研学旅行相关实施意见,意见里首次提出“家庭亲子旅行”,这在过往的教育部、省厅研学旅行实施意见未曾见过,也凸显了浙江特色这也是目前最早且唯一明确支持家庭亲子研学旅行的官方文件。根据当前的疫情形式和管控政策来看,在保障安全防疫的前提下,以家庭为单位和研学机构组织的省内研学活动大有可为。往年出国、出省的家长会把需求转向市内,尤其是针对文博场馆的研学活动。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一条振奋人心的新闻。2020年4月18日,来自嘉兴的20名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来了一场南湖景区“深度游”。本次家庭亲子研学旅行活动开展,主要通过游环城河、上湖心岛、登壕股塔、品南门头美食、走成功堤等内容,增进小朋友对嘉兴历史文化的了解。





“深体验”创造消费新价值





伴随消费观念转变,传统的“圈山圈水收门票”模式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传统“买买买”+“拍照打卡”的消费方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旅游体验研学游、文化游、乡村体验游、乐园游等主题旅游受到市场青睐。

同时,游客的脚步越来越多地从购物场所走向文博场馆,日益追求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交互式、沉浸式的旅游产品因为能够创造独特体验而受到热捧。尤其是越来越多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推出夜间旅游、文创活动等时尚化、亲民化文旅方式,也将开拓出更大的高品质消费空间。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观光度假、文化体验等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迅速增多并成为重要趋势。





研学、亲子游趋向省内活动





今年暑假,很多往年安排出国、出省的家长都把研学游、亲子游的目的地改在了市内。


广之旅“广学邦”业务总监陈晖表示,在暑假中小学生出游受限的大环境下,研学旅行将迎来“迟来的暑期出游高峰”。与以往会组织跨省研学游的情况不同,今年暑假,中小学不提倡学生跨省出游,因此,研学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广州本地和广东省内部分地市,研学主题丰富,产品品类包括研学旅游、研学夏令营


浙江康泰国旅研学部负责人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所有的暑期境外研学路线都暂停,选择出省的家长也少了,旅行社设计的研学线路基本都在市内。学生和家长赴境外、省外研学体验当地生活的需求被暂时抑制,但利用暑假提升素养的需求一直存在。“今年以班级为单位由家委会联系组织的研学游不少,各类主题的线路都有,其中最热的是红色主题


由于市内研学路线大多会参观纪念馆、科技馆等场馆,而每个场馆的开放时间都不尽相同,还有个别场馆会有闭馆修缮等特殊情况。此外,由于暑假是研学游的高峰期,为控制人流量,一些场馆需要预约入馆,研学机构应提前做好踩点工作,并在研学活动中做好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等防疫工作。


疫情之下,乐观者少,悲观者众,自救者得未来。


不管是悲观好,乐观也罢,关键是自己想获得啥?想获得啥就投资啥!


眼下越来越多面向本地、半日、一日旅游团和家庭亲子旅行开始火爆,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还是跟疫情爆发前一样,还是已更新迭代?


机会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关键是想要什么,相信什么,投资什么,最终就收获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师汇通•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