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效率有多高?这篇文章告诉你
一、快速高效阅读的基础:关键词
我的读书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基本是维持一天一本书左右的阅读速度。很多人问我:你只是翻翻,还是真认认真真读了?我的回答是:当然认真读了。
这个是真话。其实严格说来,我的读书速度并不算快。我见过更快的,一天能读三四本,甚至更多的书。这是真的。我发现,他人读书的速度,多的时候一天会提到三四本,而且不是只是提提书名,而是有详细的读书心得记录。我就惊叹:这是怎么做到的?后来深挖,发现,他一天其实也很忙,很多都是利用坐车的时间,或者早起晚睡的时间读的,才明白,哦,原来他不只是读书快,是时间利用的好,读书超级勤奋。
我读书的速度,是在初中时代被训练出来的。那时候穷,没钱,但又痴迷读书,于是几个同学就凑钱借书,借完书回来,大家轮流读。因为我出的份子少,所以每次,都是大家读完,最后一个才轮到我。特别是一些武侠小说,有时候,甚至没有给我留下读的时间,常常给我的时候,也就是差不多要还的时候。所以,我常常是一边去还书的路上,一边读。有时候,都到了还书的摊位上了,我还没有看完。
于是,我就向老板晃一晃书,代表我来按时来了,然后站在摊边读完。这样,就逼得我不得不一目十行读完,有时候,甚至到了一页就扫两眼,整本书就这样刷刷翻完了。但神奇的是,在宿舍讨论书中的故事和内容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我记得的内容比那些读了一两天的人并不差。大家都很惊奇,纷纷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但也正是因此,使得我格外留心起我的读书方法来了。
后来,我仔细追踪梳理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大家常常无法留给我正常的读书时间,我就不得不想法提高阅读的效率。我先是跳字读,太慢,于是改为只挑句子中的关键词;后来,还慢,赶不上还书的进度,就干脆整句整句读;我就是这样被迫,慢慢被训练出了高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阅读的秘密,那就是:阅读的基本构成不是字,而是词,关键词。因为单个字是构成不了任何要表达的意思的,任何最简单的意思表达,都必须从词开始。因此,实际上,阅读应该是先从词开始。
因此,后来,我读书,不像有些人对字念念有声,或者在心理默念,我等不及这样的节奏,基本就是一眼扫过去,只读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会构成一个句子的要素和表达。再到后来,阅读量更大之后,我甚至都不是读词了,而是一眼一行,或者一个句子,从上往下扫下来,一段中的关键词就会在我的脑海里集中构成一个类似于图像的东西,我理解整个段落的不是句子,而是关键词,关键词就像是图片的像素一样,简单的“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如非采用主题阅读,怎能发现这些细微的差别并记住这它们呢?
二、高效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而非阅读速度
很多人看到前面说到的阅读速度,可能会错误理解为,我是在一味强调阅读速度。恰恰相反,阅读过程中,我觉得理解比阅读重要,更比一分钟读1000字还是3000字重要的多得多。不管阅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也好,还是不接受也好,如果没有理解,单纯的阅读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也就是说,仅仅只是追求输入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要选择对输入的内容,一定确定要输入的东西是适合自己的需求的东西,或者其养料成分对自己是有价值的。阅读和输入知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有一天会输出。如果不能输出的输入,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自己知识积累、素养提升都没有价值的输入,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功利,而是要追求阅读和输入的质量。如果不思考这些,只是喜欢读,为读而读,为多读而多读,不能咀嚼消化输入,只是简单的叠加、寄存,其实跟书橱没有两样。只不过是从四脚书橱变成了两脚书橱而已,跟想书架上添书,电脑硬盘里添资料,没有啥两样。
至于理解多少算理解,因人而异,没有定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我而言,我觉得一本书,能理解和消化20%其实就足够了。如果能超过20%,我觉得这本书或者这笔投资,就是超值的。反之,如果一本书,连10%的内容都理解消化不了,我觉得你大可以暂时丢开了。因为接下去,你的阅读,99.9%可能还是会徒劳。与其100%浪费掉那些时间,还不如挽救回来80%,做做其它事情。
三、选对的书,才是高效阅读的真正秘密
在阅读的的过程中,最大浪费其实不是你读书慢,或者你理解慢,因此消耗了太多时间,而是你没有选对书。其实,对于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接受,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不在于多快,多迅速,而在于你在合适的时间,或者正好的需求节点上,正好读到了,正好理了,正好应用了,正好融会贯通了。从这个角度讲,读书,其实读对,比读多,或者读到好书,重要的多得多。很多时候,知识的应用,或者对人生的启迪和感悟,犹如你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亮,不管那是一句话,一种观点,一个忠告,或者一句感叹,马上就能让你看到未来,明白行走的方向。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专家、学者开列的书单。首先,我们要承认,书是好书,但好书犹药也,不在于多名贵,而在于怎善用。很多的好书,是人参,是鲍鱼,但对于我们思想和能力成长而言,每天吃鲍鱼人参是会出问题的,它们其实只适合在某个阶段去消化。其实日常,我们还是需要馒头包子,乃至稀饭。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反对人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读读励志读物,哪怕它浅,哪怕它似乎水平不高,但只要激发我们的正能量,能让我们低落的情绪变好就好。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也不反对周末读读鸡汤。犹如每天不能喝鸡汤,心灵里,也不能彻底没有鸡汤浸润。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你觉得能帮助你成长,对你的现状改善有帮助,就是有价值的阅读。反之,如果你读不进去,读不下去,或者觉得书中讲的东西太离谱了,我的观点是,把它马上丢掉。这就像是你走路陷入了泥潭,你所有做的,就是果断拔出自己的脚,掉头就走。而不要因为某人说前面怎样怎样,内容多好多好,你就在里面越陷越深。迷途知返,不仅仅说羔羊,其实对于选错了书读的人,也同样适用。
的“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如非采用主题阅读,怎能发现这些细微的差别并记住这它们呢?
四、主动阅读才是高效阅读中记住内容的关键
其实是所有的阅读都是主动的,否则你怎么去读呢?总不能让文字自己跑到你的眼帘里来吧?
但此处所说的主动阅读,并非彼主动阅读。我这里所谓的主动阅读,是指接受一本书传递的知识,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而言的,而非单纯只指阅读文字。
很多人读的慢,理解的慢,并非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他的阅读方式有问题。比如,他喜欢按照一本书的结构顺序,一页页读下来。这种阅读,我就称其为被动阅读。也就是说,作者表达什么,他就看什么,作者写到哪里,他就看到哪里。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他不管是接受书本所有传达的知识信息,还是表达方式,都是被动的。
一个高效的阅读者,不应该这样。他应该在阅读中变得主动,而非亦步亦趋跟着作者。
怎么才能主动呢?就是他要把作者当做一个面对面的谈话者,要向他提出问题,让个他回答,或者与作者针锋相对,激烈争论,乃至给作者设置难题,让他逾越。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谈话中,单向传递信息,总是难以被有效记住,如果有争论,有争吵,有认同,有不认同,甚至骂狗屁,或者被骂狗屁,那些谈话的内容才能记住。
你可能会问:书上的文字是死的,而且,你阅读的书的作者,不知道在哪里,或者不知道已经作古多少年了,你怎么向作者提问,让作者回答,跟作者争执、争吵呢?
方法就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应该先构思结构,提问题,预设自己的观点,然后才翻看书内容。在阅读中,留心对比作者的表达和论述,然后看看,你想的,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有多少异同。哪些观点和结构构思是相似的,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不用特别花力气读了。不同的部分,或者与你的构思完全相反的部分,才是你阅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