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古往今来,孩子的成长并不全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孩子步履出错,有的险入迷津。西汉贾谊说:“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防微杜渐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的故事,讲的就是王献之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为了练习写点、竖、平、撇、捺中这个“点”,光磨墨用的水,就有三缸之多。可即便如此,他也才练得与他父亲写的差不多。
正当王献之的书法技艺与日俱增的时候,一种自满情绪也悄悄在他心底滋长。
一次,王羲之到书房找王献之,发现他并不在,书桌上还放着一幅没有写完的大字。王羲之仔细一看,“鹅”字的“我”旁竟忘写了一个点。王羲之摇了摇头,顺手拿过笔,将那漏掉的点补上。
王献之在外面玩够了,忽然想到父母留下的作业还没有做完,便急忙赶回书房补写。写完后,他拿去给母亲看,还自我夸耀,说自己写的字已经快赶上父亲了。
母亲接过王献之的字,端详了一阵子说:“你写的字比父亲写的差多了,不过这‘鹅’字上的一点,倒很像你父亲的笔迹。”
王献之听了一愣,忽然想起自己光想着去玩,忘了加点,这究竟是谁给我添上的呢?当他知道父亲已经回到家里时,才恍然大悟。同时,他想到母亲一眼就看出这个点和其他笔迹不一样,说明自己写的字确实比父亲写的字差得太远了。
想到这里,王献之很惭愧,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表示以后再不骄傲了,一定像父亲年轻时那样勤学苦练。
父母要像园丁一样将心血和汗水化作春雨,催开绚丽的鲜花。子女也会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振作精神,认准方向,鼓足干劲,学习成才。只要父母具备一双慧眼,子女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心,父母便可及时洞察子女的不良苗头,催化工作将不会徒劳无功。
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很重要。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把“我很重要”当作自己的信念吧!想让别人相信你,自己要先相信自己。也许你的人生会由此揭开新的一页。
其实,不断尝试可以使我们发现自己生命中优秀的潜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潜藏着许多自己也不知道的能量,如果不去尝试,这些能量就永远没有机会大放异彩。因此,父母和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鼓励他们勇敢向前,勇于尝试,也许就可以找到打开锁住他们才情的钥匙。世上许多美好的诞生,有时只因一次不经意的尝试。
如果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失败大都是陷于半途而废的泥潭,而成功几乎都是从倦怠的泥潭中突围出来。世上没有等来的伯乐,最好的伯乐往往是自己。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10倍,由于小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成是“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院长的话不乏道理。一个人的价值如何评定固然与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定义生命的价值。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让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你坚定地向自己认定的目标进发,就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当一个人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之后,他就有了主动改造环境的动力,就能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即使历经再多风雨,也从不轻言放弃。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结交的人物,不在于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本身。
人的一生不能靠天,不能靠地,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父母与老师也只是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