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教育 研学旅行 亲子研学 正文

行业观察||浅析“双减”后的亲子研学趋势

来源:互联网 查看: 时间:11-21 16:19

背景洞察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旅游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倡导并践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理念,努力探索“旅游”与“教育”的跨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国家相关部门随之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研学旅游。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助推中小学研学旅行新需求充分释放,亲子旅游、研学旅游的市场需求集中释放,给亲子研学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无疑成为当下文旅市场争相抢占的“新高地”。“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市场由学校主导向家庭主导转变。

市场前景

image.png


 近年来,全国各地研学游升温,各大旅行社及教育机构争相推出系列研学游产品及路线,“让孩子在游玩中增长见识”的宣传吸引了不少家长。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内旅游经济呈阶梯式复苏、波动式回暖态势。其中,亲子游、研学游市场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不少地方推出研学之旅精品线路,以亲子、家庭为主题的特色农庄、民宿、博物馆等深受青睐。


从长远来看,亲子休闲游和研学游都非常具有市场潜力,预计未来细分市场会越来越多。“双减”政策出台后,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安排课后生活,也催生了更多亲子研学游产品。而随着三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市场将出现适合多孩家庭的亲子游产品,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变化。


image.png

0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岁至14岁人口有2.53亿,占总人口的17.95%。目前,研学旅行的对象超过80%为3岁至16岁人群。

02  《2022中国亲子游行业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亲子游群体中29%用户选择周边游,26%用户选择本地游,累计超过55%。总体呈现为“周期短,出行私密性、安全系数要求高”的特点。

03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亲子游订单占整体订单的三成,亲子订单的旅游人均花费相较非亲子家庭高出近50%,暑期亲子订单人均花费相比往常亲子人均花费也高出57%。

image.png

 总体上看,2021年起,大背景下的亲子家庭出游习惯出现改变,短期、近郊、带教育属性的研学和主题亲子营更受追捧;2022年暑假,亲子游和夏令营成为家庭流量和消费交易的核心载体。“家门口遛娃”成为年度大趋势,“带着娃,说走就走”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今年暑期80后父母占据亲子游市场“半壁江山”,亲子游订单中,80后人群占比达53%;其次是70后及90后,分别占比21%和18%。从消费来看,80、90后的消费观念更加超前,更加认可定制化、好品质、好服务的旅游产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

存在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亲子游、研学游还存在不少短板亟待补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产品和业态单一。此外,特色优质课程的创新开发不够,师资队伍与市场要求和质量要求不相适应。


  研学游方面,很多研学游组织者缺乏资质,缺乏组织管理能力,应在提升保障能力上下功夫。亲子游方面,当前还存在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比如景区没有配备足够的儿童设施,酒店亲子房配备不足等。针对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能力、消费观念的转变,应推出更多适宜的亲子产品。


上述《报告》还指出,研学旅行的壮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指导,如学校和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制约需求释放的“经费”及筹资机制,如何把研学旅行区别于其他旅行的“课程化”做好,怎么解决人才短缺、基地(营地)供给不足等命题,都需要行业集智集力,将研学旅行纳入一条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其中,人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不仅有业内最为短缺的研学指导师,还有从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专业人才的匮乏。

对策建议

从旅游企业来看,还要让产品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重点是要做出特色、做得专业。研学游开发需要深挖文化资源,持续拓展研学游内容的外延,比如深挖长城、长征、非遗、丝绸之路、石窟、大漠星空、航天科技、国防设备等内容,开发新的IP主题线路。此外,要将时尚体验与研学元素融合,使用更多新科技手段、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潮流玩法,提升线路吸引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表明,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同时在双减政策下,家庭亲子研学成为家庭教育及学科教育之外众多家长的重要选择,以家庭为单位和研学机构组织的家庭亲子研学活动大有可为。


在“后疫情”时代,发展以市场为主导的家庭亲子研学产业,既能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幸福,又能吸纳失业人员创就业,有效带动所在地的配套产业发展。为此建议:


01

搭平台,百家争鸣优胜劣汰

政府主导搭建家庭亲子研学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大平台,举办家庭亲子研学产品设计大赛,推出更多社会科学类、学科科学类、具有本土传统文化及地理人文特征的家庭亲子研学产品,引导市场向精品化发展。

02

强保障,农工商科齐头并进

文旅、农业、教育、工业、科技等部门参与到家庭亲子研学体系建设中去,制定家庭亲子研学基地星级评价制度,从研学内容、组织情况、后勤保障、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基地进行评价和考核,按星级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03

重宣传,立足本土谋发展

各相关部门利用专题报道和直播视频在各类展会、活动中向山海协作等区域进行宣传,立足本土特色,谋产品发展方向,吸引游客共同参与体验式、沉浸式的特色家庭亲子研学活动,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助力各市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04

巧引导,教培产业二次创业

出台家庭教育亲子研学产业创业、就业政策,吸引教培产业从业人员二次创业及就业,产业化发展,打造教培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验田。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师汇通•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