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的背后是有方法可言
喜欢的书籍,静下心来阅读竟然异常艰难,三两分钟就想要去看手机;囫囵吞枣地完成书籍阅读,要么是一本书读了好久也没读完,阅读效率低下。
我深知这样的状态对于我的目标无益,焦虑情绪只会让我厌倦读书,但想要改善必然要想办法。于是我开始寻求答案,网上五花八门的答案、夸大的标题让我厌倦;形形色色的工具书让我难以做出选择。
偶然机会得到朋友送我的书籍《高分阅读魔法书》,很是喜欢,干净清爽的封面让我爱不释手,毕竟人类都是视觉动物,包含案例解析的内容,拿来就可以用。同时这本书的作者不是“理论家”,丰富的实战经验,值得信任。
高效阅读的背后是有方法可言,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多场景通用的技能,对于成长、学习大有裨益,无论是升学考试、资格考试,还是进阶考试,都能轻松搞定。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经常在社群里可以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焦虑的人,看到做得比较好的人会讨教经验,但不见得方法适用于所有人。
之前,听到一个博主说,自己现在社群、视频拍得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她的学习与钻研,研究平台调性、看好的博主运营方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粉丝画像,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方法。
书籍当中的阅读方法种类很多,改善原有阅读错误的习惯,寻求适合自己的,就要不断的练习,应用并改善,因为在不断的应用当中,才能了解自己的需求。
比如很多人有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因为这样很浪费时间。
我们可以一次读完整行文字,就好像你在给它拍照。然后,做一些小的跳跃,继续纵向向下阅读,直到读完整个文本。 快速跳跃或暂停时间要很短,你需要在瞬间阅读(或拍照你正在阅读的那一行)。
这本书中有很多方法和途径,需要自行依据书中的例题去不断的训练,也许不必阅读完成就可以找到真正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
通用的思维导图记忆法
很早以前就了解到思维导图,但运用得也不多。
毕业后发现,从事了和所读专业相关的工作,越久越发现,大学时的课程非常有用,夯实基础的奠定,无奈那会还是囫囵吞枣地完成了知识学习,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又重新学习了相关课程。
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课程体系梳理,知识巩固非常有用。
对于思维导图,可以是自己动手画,也可以用软件完成,形式按照自己喜好即可(这点对于学习本身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知识的梳理与掌握。
思维导图方法:收集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然后提炼书中概要,并制作思维导图,之后反复输出、复述、复习、记忆,直到这些知识都固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整体学习
整体学习的好处是比碎片化学习更全面,也更容易掌握,如何整体学习,作者给予了几个方法。
1.差异化学习材料
是否还记得读书时复习时光,为了便于短期内提高考试成绩,提升记忆,我们常常会选择整理必备内容资料,完后对于不同内容,进行颜色区分(比如红色代表重要的,蓝色代表需要掌握的),提高记忆效率。
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了这个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撰写摘要和思维导图,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去除不需要的无用信息,将有用信息按照颜色层级进行排列,便于后续的记忆和回顾。
当然运用过程中也可以对这个方法进行改进,找到适合自己的即可。
2.记忆
记忆思维导图除了要记忆框架,还要完全理解并能进行推演和分析。
记忆摘要应采用影像阅读法,连续读2-3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思考,了解清楚该点然后继续学习。
类似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总结,推理,点到点,然后再点到面,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加以引申,多用几次效果就会好很多。
3.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复习的不同阶段加以要求。
初始复习要求我们在心中回顾思维导图,找出错误加以纠正。
会议式复习阶段,假装自己是专家在礼堂演讲,将每篇文章的信息复述给自己。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简短知识的引申,加以内容的覆盖。
会议式复习阶段,是对上一步骤的重复,进入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对知识的吸收,以此决定后期的复习频率。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有多么差劲,更多在于执行和复盘。
书中的方法固然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坚持改善才是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