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 教育热点 正文

重磅!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来源:现代教育报 查看: 时间:09-08 10:30

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效果。

重磅!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意见》提出,要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包括要精心设计博物馆教育内容,经常性组织开展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展示教育活动;要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要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

《意见》强调,要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部署学校、博物馆共同构建常态化的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工作机制。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将博物馆教育培训内容纳入相关学科类教师培训中。强化优秀项目示范引领,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推介活动。

一、邀请场馆专业教师进校指导


重磅!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在《意见》出台之前,北京有很多中小学对博物馆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直以来,师资问题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关键。多所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邀请校外场馆专业教师进校园指导成为主流。

多年来,朝阳第二实验小学的“五馆课程”闻名遐迩,这其中就包括了“博物馆课程”,校长郝朝阳告诉记者,学校“五馆课程”由五个领域构成,即博物馆课程、图书馆课程、艺术馆课程、体育馆课程、科技馆课程,分别对应文化与传承、人文与交流、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几个领域。

他表示,在课程实施开展过程中,学校秉承着开放办学的态度,不仅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学习,还邀请具有专长的校外辅导人员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实现了“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打造了“五馆课程”实施的双师模式。“双师课堂”模式中,校外教师担任主讲,负责专业知识或技能的讲解;校内教师担任辅导,协助校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双师课堂”开启新的教学方式,专业的课程由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保证了授课的效果和专业性。两位教师的联手,让学生爱听、听得懂、有收获。

和朝阳第二实验小学一样,首师大附中已经开设16年的“博识课”,也是学校培育学生素养与能力、成就学生个体未来发展的“金色桥梁”。沈杰校长表示,在博识课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等各个部门通力配合,积极整合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开发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分工,聘请各行各业专家作为特聘教师,建立教学指导机制和模式,从而破解了师资难题。

二、课程设计重在馆校沟通


重磅!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博物馆资源丰富,如何用好博物馆资源,对于中小学校来说也是检验师资水平和设计课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设计出双方都满意的、高质量的课程,是决定馆校合作成败的关键。

从2018年起,海淀区西二旗小学得到了海淀区教科院和故宫宣教部的支持,开发出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故宫文化课程,使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又有了新的发展。

“合作之初,花时间最多的是深入挖掘和探讨彼此优势。”西二旗小学校长李春梅表示,博物馆方深入了解新课标的新要求、新动态以及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校方则组织教师走进故宫,深入研究故宫文化,找准与自己课程相契合的点。事实表明,博物馆与学校加强沟通与联系,明确双方合作的切入点,馆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才能有成效。

对朝阳第二实验小学来说,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则着眼于增强学生体验。通过集体外出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以小学生的身份去接触了解博物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在校外的项目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

东城区史家小学经十余年打造的精品课程——“博悟”课程至今已经走过了从1.0到4.0的跃变过程。课程立足小学,馆校双方秉承各自优势,组织了几十名业务骨干为开发团队,完成了课程设计、开发和实践教学工作。课程由国博专家及史家老师组成双教师授课。

三、课程安排方式灵活多样


重磅!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小学教育教学意见


《意见》的出台为学校开设博物馆课程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导。对于提前探索的学校来说,博物馆课程已经进入课表、固定学时,从而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

首师大附中则是每周安排半天(约4学时),让学生走进各类场馆,进行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参观访问、专家讲座、交流探讨、实践操作、课后展示等环节,形成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为一体,兼有学科融合、研究性学习、社会大课堂性质的综合课程。这其中,在初一、初二两学年共安排70次(约280学时)课,让学生走进70多个各类场馆,开展约30个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

郝朝阳告诉记者,校内跨学科项目学习每周安排2次自主选修,并排入课表,各校区又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具体的安排。而学校的校内外融合实践活动则是每学年安排8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5次分别安排到各场馆进行实践体验;同时要求学生每学年利用假期完成5个场馆的自主学习(学校推荐场馆)。保证学生每年有10次场馆学习的机会。小学六年就能完成30个必选场馆和30个选修场馆的实践学习任务。

四、博物馆课程是实践育人新路径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那么博物馆课程会给学校师生带来哪些变化,课程如何开发,馆校合作又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一系列问题备受学校关注。昨日,围绕这些话题,记者专访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禹苏。

1、谁来开发博物馆课程?

王禹苏:从学校操作层面来讲,当下更多是依赖于博物馆提供课程。较大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宣传教育部门和指导教师,他们会对课程进行开发设计。博物馆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课程却不一定有适切性。对于学生来说,课程需要精细化处理,即教育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具体,这样教学效果才可测。因此,我们更希望的是博物馆和学校合作开发课程,将课程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引到学校教育中来。学校教师和博物馆导师要共同策划,基于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征和学习需求,分对象、分主题地设计相应活动。

2、进课堂的课时从哪里来?

王禹苏: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安排课时是一个问题。首先,一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有固定课时,从小学到高中全覆盖。其次学校有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一些学校已经开发了走进博物馆、走进图书馆、走进科技馆、走进美术馆等课程。再有就是也可利用中高考后或寒暑假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京内京外相关活动。

3、谁来教博物馆课程?

王禹苏: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讲,当前北京市各区都有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在学校实施层面,可能是品生品社教师或劳动技术教师负责的比较多。而博物馆课程主题广泛、内容综合,学校一般会组织多学科教师,以跨学科的方式,通过主题教学来推进。因此学校可以采取以负责活动老师为主、其他各学科参与、行政组织人员配合的方式推进。北京市经历了社会大课堂、10%学科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等前期的探索证明,博物馆课程的推广和落实是比较乐观的。

4、馆校合作的难点是什么?

王禹苏: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难点是,博物馆资源内容广泛丰富,但是学生年龄特征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如何满足学校需要,分层、分类地开发课程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因此,需要建立馆校合作机制,最好采取博物馆、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管理模式,从行政、教研、教学等多方面协调推进。第二个难点是,学校内部综合型师资匮乏。鉴于博物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对教师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上,多数实践类课程都是校外导师带队,然而校外导师缺乏学校教师的学科背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储备不甚了解,在开展过程中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在师资上不能一味倚重博物馆,要提升学校教师在博物馆课程中的参与感,尽可能也有必要全程参与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特别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校教师应尽的教学指导义务,协同博物馆导师上好每一节课。

5、教育方式会发生哪些变革?

王禹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强调要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博物馆课程是实践育人的一种新路径。开展博物馆课程打破了校园围墙、拓展了学校课程内容、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实践类课程多借助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团队沟通协作等重要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上融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教育的多种元素释放出来,并综合作用在学生身上,从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儒师道•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